近日,滁州市琅琊区三官街道邓坝村蔬菜基地,村民在大棚里搬运菠菜。本报通讯员赵辰汪文摄
每到年末,人们忙着腌咸货、聚餐等,对肉、蔬菜、水产等农副产品的需求愈发旺盛,对相关价格也格外关心。今年冬天,安徽居民的“菜篮子”能拎得稳当吗?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幅度大
后座肉14.98元/斤、前夹肉11.98元/斤、五花肉14.98元/斤……12月16日晚,在合肥市经开区一家生鲜超市里,各类猪肉摆放整齐,价格不一。“打算买点五花肉回去炒菜,我觉得今年猪肉价格一直都挺便宜的。”正在买肉的合肥市民刘女士说。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平稳。按照惯例,12月份猪肉市场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会有小幅上涨,但有关数据显示,今年进入12月以来猪肉价格不涨反跌。
在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12月以来每日有吨至吨猪肉进场,12月16日猪肉批发价格为9.64元/斤。“相对来说,11月每日进场吨左右,价格也要更高一些。”合肥周谷堆信息中心信息员张飘逸告诉记者,这主要受今年气候影响,11月份天气晴好,不少居民灌腊肠、腌腊肉的时间提前了,导致12月份价格环比下降。
芜湖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12月第一周和第二周芜湖市畜禽监测点每50公斤生猪出场价格分别为元、元,周环比跌幅分别为2.17%、11.11%,跌幅呈现逐步增大之势。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局的监测结果也显示,猪肉价格由升转降。12月16日猪肋条肉全省零售均价15.25元/斤,较上周下降0.33%,较10月第2周低点累计上涨34.84%,但较去年同期下降39.15%。
芜湖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今年冷空气较早到来,当时猪价相对处于低位,南方地区腌腊、灌香肠等传统消费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开启,目前南方地区气温仍高于往年,冬至前两周的最后一波腌腊、灌香肠备货预期没有兑现,对肥猪需求减弱,猪价触顶回落;另一方面,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部分规模养殖场存在年末冲量的操作,加之中小散户普遍看空后市,前期的惜售情绪开始松动,被动出栏积极性提高,而终端消费没有及时跟进,生猪行情开始降温。
冬至、元旦即将到来,气温也将继续下降,接下来的猪肉市场行业如何?张飘逸认为,接近年关,市场需求量增大,猪肉价格有上涨的可能,但幅度不会太大。
定远县绿色亲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发清告诉记者,自家12月初刚卖出了头猪,周边养殖户的生猪也基本在十一二月份出栏。他认为,即便年前涨价,涨幅也不会太大。“一方面,作为养殖户,我们现在对抵抗非洲猪瘟疫已经有了经验,猪肉的市场供给有保障;另一方面,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不吃猪肉,还可以吃牛羊肉,市场也会主动调整价格。”
蔬菜供给充足价格趋稳
在“蔬菜之乡”和县,每天有大量的瓜果蔬菜运往合肥、南京等地。经历了10月份的蔬菜价格高点,这里的蔬菜价格正逐步平稳。“近期大白菜批发价约为0.6元/斤,上月同期约为0.9元/斤,主要是天气晴好,叶类菜供给上来了,价格自然就下跌了。”安徽皖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发说。
据了解,10月份蔬菜价格反常跳涨的情况,主要是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年秋天全国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9月下旬以后,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这就导致10月份鲜嫩蔬菜上市量明显下降,部分品种10月份均价大幅上涨。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局监测数据显示,蔬菜价格已连续回落。12月16日青椒、青菜、黄瓜、大白菜、西红柿、芹菜、土豆、白萝卜、冬瓜全省零售均价每斤分别为4.74元、2.15元、4.65元、1.64元、4.42元、3.83元、2.24元、1.84元、1.91元。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3.05元,较上周下降2.24%,较10月第4周高点累计下降14.33%。
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目前每日蔬菜进场量吨到吨。叶类菜主要来自于本地,瓜果类主要从山东等地调运。张飘逸说:“11月份天气晴好,蔬菜大量上市,供给充足。接下里的价格走向,还要看供需情况。随着海南等南方地区蔬菜逐步上市,相信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价格会在正常区间波动。”
为守护好居民的“菜篮子”,合肥市年元旦·春节期间“惠民菜篮子”工程活动即将启动,目前正在对拟申请参加活动门店进行审核准入。该活动启动之后,市民可在指定的商超门店买到惠民菜,其中包括每天5种价格在1元/斤以下的蔬菜。
从生产端来看,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冬春蔬菜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部署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要求各地要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菜地面积稳定、质量不断提高,确保基本菜地保有量。
水产价格环比呈下降趋势
在水产品方面,从数据来看,价格环比呈下降趋势。
“目前周谷堆市场日淡水产品进厂量吨左右,除本省外,主要从湖北、江苏等省份调运。”张飘逸说,“鲢鱼批发价4元/斤、鲫鱼7.5元到8元/斤、草鱼6元到7元/斤、鳊鱼6元到6.5元/斤,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环比略微下降。”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局监测数据显示,淡水鱼价格稳中趋降。12月16日,鲫鱼、鲢鱼全省零售均价每斤分别为11.81元、6.64元,比上周分别下降0.17%,1.04%,比上月同期分别下降2.64%、4.6%。
价格为何下降?有关人士分析,随着传统习惯冬季“打塘”的到来,目前正处于淡水鱼出塘季,供应量大大增加,因此价格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打塘”习惯在小养殖户中较为常见,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养殖公司普遍不采用这种方式,因此,由此带来供应量有限,整体上对市场行情影响不大。
坐落于明光市金桥湾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安徽金桥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发展水产养殖,公司负责人卞泽西说:“鲫鱼等家鱼的生长周期大概1年到1年半,没养成前不会卖。公司规模较大,每一批鱼苗的养殖都有规划,年底不会清塘,也基本上不会因为价格波动而囤货。”他告诉记者,目前水产中,鲈鱼市场前景最好,批发价约15元/斤,“甲鱼价格正处于高位,甲鱼有冬眠期,现在量少价高,大约元/斤,旺季时约元/斤”。
年底是传统消费旺季,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重要民生商品市场需求大幅增加,虽然在冬季冰冻等极端天气扰动下,猪肉、蔬菜等主要“菜篮子”商品价格可能出现波动。但目前来看,全省“菜篮子”商品生产稳定,总体供应充足。(记者彭园园)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