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强调,池塘不能缺氧,溶解氧是水质指标的核心。管理好溶解氧,水质就管好了一大半,有的草鱼养殖户的池塘各项指标都正常,就是晴天白天溶氧偏高,但是早上又偏低,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池塘溶解氧的来源和去路,简单的说,池塘溶解氧最主要的来源就是藻类的光合作用,如果池塘里藻类非常丰富,外观上看起来是那种浓绿水,在晴天的时候,表层水体溶氧会特别高,很容易就超过水体饱和溶解度,然后就会慢慢散发到空气中去,白白浪费掉了,但是到了晚上,光合作用就会慢慢停止,可是这些藻类也还是要呼吸的,其实藻类24小时都会消耗氧气,只不过白天产生的氧气量很大,抵消了消耗,但是晚上没有了氧气的产出,这个消耗就很明显了,再加上池塘底质的消耗,所以经过一个晚上,氧气只出不进,早上池塘溶解氧就偏低了。
一般池塘中午溶解氧最合适的范围是在12-16mg/L,说明池塘藻类的数量和活力都比较好,如果超过16mg/L,甚至高达20mg/L或以上,就要特别注意了。一方面是大量藻类呼吸的消耗,容易造成池塘早上缺氧,而危害更大的是,大量藻类生长,需要大量养分支持,但是池塘养分是有限的,大量生长的藻类会很快消耗掉池塘的养分,然后老化,就很容易倒藻。池塘一旦倒藻,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那遇到池塘溶氧高的不正常时,要怎么处理呢?有下面两个途径供大家参考。
1、物理途径,就是使用机械来处理,针对这个问题,推荐使用涌浪机,建议10亩上的池塘都可以安装一台涌浪机,晴天中午开启,把底层水翻到水体表层,底层有机杂质会消耗部分溶氧,表层溶氧丰富的水被带到下层,这样整个池塘,不同水层的溶氧就会更加均匀,相当于把氧气都存在池塘里面了,不至于白白浪费。
2、生物途径,就是使用微生物制剂,包括像枯草芽孢杆菌、EM菌和光合细菌类的都可以,具体用法用量可以参考卖家建议或者使用说明,这些微生物能吸收利用水体养分,通过和藻类抢夺养分,形成竞争关系,起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进而让藻类不至于让疯狂生长,最后导致其自生自灭的结果。
这两个途径效果比较直接且长效,其实还可以通过换水,短暂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长远来看,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物理途径,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想了解更多养鱼知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