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前大草鱼养殖现状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损失严重最近,很多养殖户反应塘口养殖的鲫鱼,草鱼发生了赤皮、出血、烂身、水霉等各类疾病的并发现象,主要表现在草鱼的肌肉组织有红肿和腐烂,鱼体有絮状物附着,鲫鱼嘴巴,下颌,鳍下有充血出血等症状。根据反映来看,主要集中在江西、江苏、湖南、湖北等地,安徽、山东、天津、河北等地也有部分养殖区域发生。年,从我们收集到的市场实际养殖信息看,大规格草鱼种的发病情况更加严重,很多前两年基本未出现大量死鱼的区域,今年也未能幸免。部分区域的发病率超过90%,死亡率超过50%,超过20%以上的池塘全*覆没。
二
病害大爆发的原因
病害发生后,全国很多专家及时对该疾病的研究,一是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二是查找病原体,三是如何做好疾病预防和治疗。海大集团华中大区组织大量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疾病调查,总结出了一些规律:(1)绝大部分的发病池塘春节前后进行过拉网、转塘等操作;(2)绝大部分发病池塘冬季停料时间超过2个月以上,2月份(气温水温很高)基本未投喂;(3)绝大部分发病池塘冬季没有进行水质、底质管理,水质偏瘦或者浑浊;(4)大部分发病池塘的草鱼体表和鳃上的粘液异常偏多,往往伴随车轮虫、斜管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而且很难杀灭;(5)水霉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是比年明显要轻微很多。
经过各地专家和同仁们的努力摸索和分析,总结出发生此次"鱼瘟"病情的共同点是受伤、霉菌以及低温这三个因素。其主要病因是鱼体受伤,有明显的外伤伤口或者内脏受损的脏器内伤,导致鱼儿生命机能衰竭。这种情况,其实在年的3月和4月份时候出现过,曾经造成过华中、华东和四川等地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面积死鱼,对草鱼以及青鱼、鲤鱼、团头鲂的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当时就被农民养殖户称为是“鱼瘟”、“怪病”。
这个病在这个时节里,当鱼发病后是很难有效控制的,其治疗难度在于伤口溃烂,霉菌深入肌肉里,且大多并发烂身病、赤皮病,溃疡病、疖疮病、疱疹病,痘疮病等众病集于一身,治愈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鱼瘟"虽然暴烈,但也有方法预防和控制。对此,专家给出建议,首先要尽快出鱼,减少压塘。鱼苗的选择上要买健壮的鱼,捕捞鱼类时轻细操作,不干水过数称重,鱼下塘后使用消*剂提前介入预防。其次是尽早开口科学喂料,并且做好保健,提高鱼的体质。第三,要及时消*,并且做好水质的调控,预防为主。第四,要科学对症用药,切忌乱用药。
综上所述,体质差是根本原因,气候异常是诱发因素。发病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往往是出现吃料或吃草减少;第二个阶段:出现游边或者类似暗浮头(在水面以下10公分左右成群缓游)的症状;第三个阶段:3-5天之后开始出现死鱼,然后死亡量快速上升;第四个阶段:用药治疗阶段,但是很少能快速控制,甚至有部分池塘用药后死亡量反而暴涨的情况。
为什么很难治疗?发病前期未及时介入,严重后不吃料无法内服。
目前我们对草鱼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内服抗菌药物来实现,外用杀菌药物不能解决体内细菌的问题,但是发病的池塘情况往往已经很严重,鱼基本不吃料或者很少吃料,限制了药物的投放。草鱼的病*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只能靠鱼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抗。已发病的池塘,鱼的体质往往已经很虚弱,加上水温较低,鱼的食欲很差,阻断了我们通过内服免疫增强剂来解决问题的道路。至于鳃上的寄生虫难杀灭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寄生虫被粘液包裹,限制了药物与寄生虫的接触,这一点倒是可以通过增强药物的渗透性来解决。
三
如何做好防治,提高养殖成功率
救治方法可做如下参考:
①浸泡药浴:苗种下塘前做好消*工作,常用的是食盐1-3%(或者粘水口尝感觉微有盐味即可)或加数滴醋浸泡5-20分钟;每立方米水体放15-20克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其它杀菌药泡浴也可。
②消*防治:苗种下塘后,应全池遍洒1-2次杀菌消*药预防。比如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清除杀灭水体中的致病源。
③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消*,第二天使用水美净全池泼洒,连用3天,对防治水霉菌效果很好。
④内服药:可用止雪肠鳃康+金肝利胆等拌料投喂,对出血、烂身、烂鳃、赤皮等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⑤杀虫药:当前时段寄生虫开始逐渐滋生(比如斜管虫,指环虫等),使用草本驱蟲净拌料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